【人物名片】
查玉春,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晏家壩村黨總支書記,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,先后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、四川省勞動模范等稱號。
【人物故事】
“村里各類業態要主動落實疫情防控措施”“專合社要積極策劃活動,讓游客有好吃的、也有好玩的”……國慶假期期間,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晏家壩村黨總支書記查玉春挨個叮囑。每逢節假日,晏家壩村就會迎來大量游客,被村民親切稱為“查老娘”的查玉春也忙個不停。
漫步在晏家壩村,白墻灰瓦、綠樹紅花、低檐窄巷……很難想到,20年前,這里還沒有一條像樣的路,村民要把農作物挑到村外售賣,需要翻兩座山、蹚兩條河,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。
沖鋒在前
村民人均年收入從800元提高到2.6萬元
“不能讓大家窮一輩子?!北е@樣的信念,2001年,查玉春放棄了城里每月3000元收入的工作,毅然回到晏家壩村。
晏家壩村三面環水、一面環山,交通條件很差?!耙淖儸F狀,首先就要把路修好?!?007年,查玉春決定“啃下”這條幾十年的泥巴路,但不理解、不信任甚至是反對的聲音也隨之到來。
資金從哪里來成了擺在查玉春面前最大的難題。于是,她帶頭向親朋好友借錢,帶領黨員干部跑到上級部門爭取項目,向在外成功人士爭取捐資……先后投入資金170多萬元,建成了資陽市首條村級道路,從此,晏家壩村家家有了入戶路。
查玉春主動為葡萄園業主上門提供服務
公路修好了,怎樣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?“晏家壩村窮,根子在觀念?!辈橛翊喊l現,村民固守著“上半年種麥子,下半年種谷子”的舊觀念。
如何打破?查玉春再次沖在了前面。她從雁江區農業局扛回了一袋優質的花菜種子,把自己的3畝紅苕秧全部拔掉,種上花菜,也號召村民一起種。那一年,花菜豐收,一畝地收入8000元左右,村民親眼見到了效果,都跟著種了起來。
2008年,查玉春抓住機遇,帶領晏家壩村三次產業變革:從蔬菜種植到反季節大棚蔬菜種植和生豬規?;B殖相結合,到引進資陽明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入駐發展農旅結合,再到借助鄉村振興東風提質升檔文旅結合。
查玉春一次次發揮著領頭羊作用,帶領群眾走在產業變革的前列。晏家壩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01年的不足800元到現在的2.6萬元。
群眾至上
她是大家貼心的“查老娘”
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、四川省勞動模范……多個榮譽加身的查玉春,在內心深處,始終是群眾貼心的“查老娘”。
2018年,一些村民反映一家公司污水直排、臭味難聞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查玉春立即召集村“兩委”研究對策。會后,她趕到公司要求整改,公司表面答應卻遲遲不見行動。查玉春再次帶領村組代表上門與該公司談判,雙方唇槍舌劍,始終未能達成共識。
“如果不解決,就請你們搬離這里,我們是請你們來一起謀發展的,但發展不能破壞生態環境、損壞群眾利益?!泵鎸讨鴪远ǖ牟橛翊?,該公司立即進行了整改,花費300多萬引進沼液發電系統,污染問題得到了解決。
查玉春與村民一起勞動
“查老娘”的貼心不止于此。每月15日是晏家壩村代表聯絡站接待日,查玉春的電話張貼在顯眼位置,有時群眾的一個電話,查玉春需要跑一兩個小時,甚至是半天。為了方便群眾辦事,她還組織成立了群眾代辦室,幫助群眾辦理各種證件、手續費,代買種子、農藥、化肥、常備藥品等?!叭罕娛?,無小事?!闭鞘冀K堅持“熱心、耐心、愛心、真心”的四心工作法,她成了群眾貼心的“查老娘”。
2020年,查玉春提出打造鄉村公園社區,鼓勵村民利用自家房屋發展民宿產業,開展農房風貌塑造,培育王靜池農民藝術工作室、捌樓八號、厚齋五友等10余家文創小院,原址復原修建了三崇堂和鄉愁巷,使晏家壩村面貌煥然一新。
如今,晏家壩村鄉愁野趣、灰瓦白墻,古韻與現代風格交錯,風光與文化交織,眾多游客慕名前來,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。
未來如何發展?查玉春已有了清晰的思考:增設游樂場設施、建設打卡地,促進農業與旅游業相融發展,打造晏家壩村特色鄉村旅游品牌。